双十二来了,这些新书值得一看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开卷有益。
“双十一”期间小编在后台收到了不少书友的“晒书”,转眼一个月过去,最近又有不少好书上架,看看近期出版的新书,也许能发现和“十大”入选好书一样的阅读惊喜。
1《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汉娜·阿伦特 著
安尼 译
译林出版社
2016-10
汉娜•阿伦特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
书中详细记录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合法性。此次是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出版。
2《香港的抒情史》
陈国球 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10
作者为我们述说文学香港的前世今生,揭示香港对整个华人文化圈的意义,思考香港的未来。地区、中国、政治、殖民、现代性等等这些看起来冷硬的议题,经作者娓娓道来,化为写给香港的一部抒情史。
3《哈佛极简中国史》
[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 著
李阳 译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2016-11
《哈佛极简中国史》是东亚史巨擘阿尔伯特•克雷格的经典之作,也是欧美广受欢迎的中国史入门读物。
相比其他世界古文明,中国的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不被湮没,是其独有的命运,原因何在?克雷格将在本书中回答这一中国历史的终极之问。他同时提醒我们,唯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变,我们才能理解现代中国。
4《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科尔姆·托宾 等著
傅浩 译
中信出版社
2016-11
这是一部以叶芝的诗歌为母本,33位艺术家各自选取激发他们艺术灵感的叶芝诗歌,进行以版画为主的现代艺术创作,而后将诗歌和被诗歌点燃的现代艺术高度结合,创作出的独特的艺术图书作品。
5《黄昏亮起一盏灯》
文经风 编著
海天出版社
2016-11
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读书讲坛之一,由王巍、刘晓光等知名企业家于2011年发起成立,五年来马云、李彦宏、柳传志、杨澜、敬一丹、潘石屹、张维迎、毕淑敏、周国平、易中天、俞敏洪等一百多位知名学者、企业家都曾在这里做过演讲嘉宾,谈他们的经历和读书体会,谈艺术、金钱、权利、历史。
读书会迄今已举办了一百多场,直接和间接听众已逾五千万。本书精选其中12场。本书编著者文经风有幸从第一期一直听到今天。用他的观察他的笔触,重现现场,并记录了现场嘉宾台下的另一面。
6《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
[俄] 马尔夏克 著
毛铭 译
漓江出版社
2016-11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是马尔夏克在2003年夏到2006年夏带领联合国中亚考古队分别在撒马尔 罕和片治肯特场地进行挖掘的考察结果,全书分为三卷——《壁画与娜娜女神》《突厥人与粟特人》和《粟特与北朝》,阐释了中亚粟特古国文明的异彩纷呈以及粟特商旅在丝路历史上的重要角色。
作者以“开启粟特艺术的钥匙”一文开篇,将其多年的中亚文化研究与现场考古结合,高屋建瓴地论述了粟特古国的文明和艺术传统,粟特的历史和社会构成,以及粟特与拜占庭、波斯、印度、中国及突厥草原等外界文化之间的精彩互动。
7《世界的演变》
[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著
强朝晖 刘风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11
从19世纪开始,人类现代史即将拉开序幕。这是一个重大政治理念汇聚的时代,是“此在”科学化的时代,是铁路与工业的时代,是各大陆之间的大规模移民以及第一波经济和通信全球化浪潮的时代,是民族主义和欧洲帝国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时代。
但同时,在今人眼中,19世纪却已变得遥远而陌生:一个辉煌的昨日世界。本书从世界史的角度描绘和剖析了这段历史,一个欧亚美非各大洲经历剧变与全球化诞生的时代。国际历史学会前主席于尔根•科卡称此书是“德国历史写作中的里程碑”, 奥斯特哈默也因此被誉为“有关19世纪的布罗代尔”。
8《叶锦添的创意美学 : 流形》
叶锦添 著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6-11
本书是美学大师叶锦添三十余年美学实践和美学思考的整体呈现,集中谈及他多年来在电影、舞台、装置、影像等各领域的杰出的艺术作品。从较早的大家熟知的影视作品《大明宫词》《卧虎藏龙》《风声》《1942》,到舞台作品、摄影作品、当代艺术人偶Lili,他对美的诠释令人动容。
书中另以感性和思辨的笔触,写到了滋养他丰沛艺术创作的哲学、美学、地理、历史文化之源,并以丰富而具体的艺术创作案例,来阐释他的美学实践和理念。其对美的表达和呈现,令人低回不已。
9《<左传>的书写与解读》
[美]李惠仪 著
文韬 徐明德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11
《左传》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典籍。本书通过对《左传》文本进行解读,力图去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阐释往事的原则和模式。
当古人开始有意识要探寻历史,他们会进以思考重现阐释过程的方法,会更加重视阐释历史的基础。那么,阐释的结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如何瓦解?对历史的理解有哪些可能,又有哪些局限?本书回答这问题。
10《大国的不安》
詹姆斯‧麦唐诺 著
洪慧芳 译
台湾如果出版社
2016-11
本书巧妙融合了政治及经济史,从世界贸易的发韧到兴盛,解析这两百年来世界局势的演变,同时面向未来,探讨我们该如何从历史借镜,解决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纷争。
11《阅读地图:人类为书痴狂的历史》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
吴昌杰 译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16-12
徜徉文字与图像间的一趟旅程,细腻描写每个阅读环节的个中奥妙──多样的阅读形式、书本的外观、眼镜的发明、图书馆的组成、作者与译者的角色……
12《巨婴国》
武志红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12
作者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在本书中,作者透彻地呈现和分析了巨婴的全能自恋心理,而此心理即集体主义和愚孝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催生了中国好人、控制狂、被迫害妄想等。
13《当呼吸化为空气》
[美] 保罗·卡拉尼什 著
何雨珈 译
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12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
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14《当下四重奏》
刘大任 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6-12
《当下四重奏》是台湾作家刘大任的半自传长篇小说,以他的人生经历为主题,叙写海外华人不舍的家国、历史和文化情结。
书的内容含有强烈的半自传成份,几乎就是作者一生写照。该小说延续他的多部作品中对“保钓”运动的反思。书中的退休老教授当年曾参加过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有家难归,日后选择留在美国落地生根。然而他对故国一往情深。越到晚年,他越发觉自己的孤独,即使亲如妻子儿女也有格格不入之感。他唯一可以寄托的是他悉心经营的庭园。但是,有一天,妻子与儿女竟不动声色地策划搬离到新的家园……
15《空间诗学》
[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
龚卓军 王静慧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1-1
在《空间诗学》这本书中,巴什拉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他说:“在家屋和宇宙之间,这种动态的对峙当中,我们已经远离了任何单纯的几何学形式的参考架构。被我们所体验到的家屋,并不是一个迟钝的盒子,被居住过的空间实已超越了几何学的空间。”因此我们所要关心的不是住屋形式或舒适与否的分析。易言之,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
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于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庇护白日梦,也保护做梦者。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结构我们。
16《佛罗伦萨的神女》
[英] 萨曼·鲁西迪 著
刘凯芳 译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7-1-1
从意大利到印度的爱情与权力的浪漫传奇,巴洛克式的旋风般的叙事,历史混合着后现代的魔幻现实主义杰作。
“最有争议的作家”鲁西迪继《午夜之子》之后巅峰之作。人类关于爱情的终极表达,帮助我们逃离眼前的现实,进入狂热梦想的奇迹世界。
编辑 | 林淑婷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跑,是一种信仰 |食物记忆最是长情 | 是枝裕和 | 鸟儿终于落地 | 足球史传奇 | 惊人之吻 | 血瘟 | 她写情欲,只见美感,而无猥亵 | 人之所以异于电脑者…… | 天才与梅毒:原谅大咖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 带枪的狄更斯,嗑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别让孩子继续错过生命这堂课 | 明日的餐桌上是有机,还是转基因? | 博物,其实是人道 | 少罪恶,假服从之名而行? | 没有外国入侵,中国的帝制也会崩溃 | 西西弗 | 王尔德 | 什么才是生活中最大的围城? | 斯通纳 | 除非朝霞有一天赶上晚霞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